古时造园,不是在建造一座生硬的建筑群,而是在造一个天人合一的生命体。园林风物建筑,杂糅了造园者的品格态度,一个园林就是一个人生动真实的精神世界。中式庭院规划深受传统哲学和绘画的影响,素有“绘画乃造园之母”的理论,其审美特点是“接近自然”。
中式庭院有着浓郁的水墨山水意境。构图上以曲线为主,讲究曲径通幽,常用对景、借景、框景、障景、漏景、夹景等十多种复杂的营造手法。忌讳一览无余,讲究风水的“聚气”,庭院是由建筑、山水、花木共同组成的艺术品。
如果说有一种艺术形式,用立体的方式把中国几千年的审美情趣呈现出来,那就非中式古典园林莫属了。园林这种奢侈艺术是一般人玩不起的,他要求的条件非常特殊,首先要有财力支持,其次要有风雅情怀,有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。
中式私家园林有三个支流:北方的四合院庭院、江南的写意山水园、岭南私家园林;其中以江南私家园林为主流,重视寓情于景,情景交融,寓义于物,以物比德,人们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,精神美和人格美的一种象征。此时期私家园林受到文人画的直接影响,更重诗画情趣,意境创造,贵于含蓄蕴藉,其审美多倾向于清新高雅的格调。
华夏文明绵延数千年,中华民族的贵族精神是饱满而高贵的。“格物,致知,诚意,正心,修身,齐家,治国,平天下”这里面深刻的哲学道理照耀了中华民族的精英阶层几千年。昔日的“名门望族”“书香门第”等充满美好和崇敬的名词,如今已经难寻踪迹,取而代之的是让人睥睨的“富二代”。很多创业者不禁反思,为什么他们的踏实、奋进、崇高精神都无法在子孙后代身上延续了?因为,家、族作为中华民族长久以来最小的治理结构单元,它的很多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时代的冲击下缺失了。古时候的读书人功成名就之后,一定会重视家教、家训、族规、族谱等家族文化建设,他们深刻地明白只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。
庭院文化就是家族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,把文化生活化、场景化,再加上经年累月的浸润日涉成趣。每一个世代的贵族,都是从财富与文化学识的兼养并蓄中蕴生而来的。天下熙熙攘攘,逐利者如洪川巨流,而胸怀家国天下、眼光长远的人,懂得将文化的存续兴衰,置于财富追求的上方。如此方能浸润子孙德行,激励子孙奋发以承宗嗣,家族延续。
只要庭院园林主人丘壑在胸,那么园林的布局建造,既能奢华,也能简朴。否则勉强建造,所有的事情交给那些木工瓦匠,势必出现园林里的水流没有回环萦绕的趣味,园林里的石头也失去映衬接应的气魄,草木缺乏掩映露藏的形态。没有优美的山水,园林的主人怎能领略到“日涉成趣”的美好呢?让人烦忧的是,有些主人心里勾画的很好,却无法让工人领会他的意趣,工人只会墨守成规,主人只能委曲求全,放弃自己的山水意向去迁就他们,这样不是非常遗憾吗?
庭院设计咨询
微信公众号
版权所有:河南夏之艺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备案号:豫ICP备18033168号E-mail:xiazhiyi@xzyyl.cn
咨询电话:0371-88971799、400-827-5828公司地址: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65号.